文章摘要
“水土适应”的双重内涵:论《剑桥》中的奴隶制历史
  
DOI:
中文关键词: 卡里尔·菲利普斯  《剑桥》  “水土适应”  奴隶制历史  忧郁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池慧仪 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摘要点击次数: 799
全文下载次数: 349
中文摘要:
      “水土适应”关乎在热带的生存与移居,标志着殖民主义的根本面向。卡里尔·菲利普斯的《剑桥》挖掘了“水土适应”母题的双重内涵,即殖民病学和丧失性流散,从后殖民逆写走向当代历史书写。小说首先将“水土适应”再现为殖民病学,揭示腐败理论、神经理论的两大范式是英国废奴辩论的病学基础,并构建反殖民实践从而逆写殖民话语。它更以僵尸叙事重构“水土适应”为丧失性流散,复现黑人族群的丧失,表达跨大西洋忧郁史观。尽管《剑桥》彰显“新奴隶叙事”的当代视野,却将奴隶制历史作为结构性创伤,暴露强化帝国叙事的政治局限。它也成为评估当代奴隶制书写政治意义的重要参照。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