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考试悖论的“盲点”解决方案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024)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意外考试悖论在逻辑学与形式知识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而持久的关注。索伦森的研究表明,在该悖论中,教师的宣告具有一种奇异的特性,即存在“条件句盲点”。“盲点”意指某种实际存在但无法被认知主体认知的东西。在对模糊性持认知观的威廉姆森等人看来,模糊谓词所描述的对象实际上有确切边界,只是不为人所知而已。通过比较可知,这种“确切边界”与“盲点”实际上是同一种东西。因此,这种方案与威廉姆森的反KK方案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盲点方案可以看作是关于模糊性的认知观的拓展与延伸。盲点的相对性较为合理地体现了悖论的相对性。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雒自新,郝敏.意外考试悖论的“盲点”解决方案[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25-3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9-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