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适应”的双重内涵:论《剑桥》中的奴隶制历史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水土适应”关乎在热带的生存与移居,标志着殖民主义的根本面向。卡里尔·菲利普斯的《剑桥》挖掘了“水土适应”母题的双重内涵,即殖民病学和丧失性流散,从后殖民逆写走向当代历史书写。小说首先将“水土适应”再现为殖民病学,揭示腐败理论、神经理论的两大范式是英国废奴辩论的病学基础,并构建反殖民实践从而逆写殖民话语。它更以僵尸叙事重构“水土适应”为丧失性流散,复现黑人族群的丧失,表达跨大西洋忧郁史观。尽管《剑桥》彰显“新奴隶叙事”的当代视野,却将奴隶制历史作为结构性创伤,暴露强化帝国叙事的政治局限。它也成为评估当代奴隶制书写政治意义的重要参照。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池慧仪.“水土适应”的双重内涵:论《剑桥》中的奴隶制历史[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54-60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2-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