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剩的人文性:当代语文教育话语的困境论析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3YJA880046)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语文教育话语是用以表达对中小学语文现象和问题的,负载教育价值和呈现社会关系的一套专业语言符号和有行为方式。新课改以来对 “学生中心” 理念的推崇,人文性话语成为我国当代语文教育领域的主导话语。但随着人文性的高度揄扬和无限增殖,语文教育话语陷入人文性过剩的困境,主要表现为:话语理念上过浓的个人价值取向,话语实践上自由的文本诠释,话语环境上芜杂的多元叙述。人文性过剩困境的成因主要涉及话语理念的认知误区、话语实践的立场偏失、话语管理的制度不健全等。消解人文性过剩困境的策略在于:重塑话语理念,遵从社会价值取向的价值引领;规范话语实践,坚守合理性立场;净化话语环境,完善话语管理制度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王超,陈美菱.过剩的人文性:当代语文教育话语的困境论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5):162-170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