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伦理学视域下动物保护的法律路径及其限度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1CFX076)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环境伦理学是研究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一门科学,对环境法治体系和规则建设影响重大。就其内容而言,环境伦理学大体包括“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三类观点。不同的环境伦理观,对于动物保护的法律定位及其具体路径均会呈现一定差异。在“生态中心主义”视域下,动物既不是类似“锅碗瓢盆”一样的“一般物”,也不能被赋予类似“人”的法律主体地位并以此为依托行使法律权利。相反,应赋予动物一种介于“人”与“一般物”之间“特殊物”的法律地位。我国在制定动物保护基本法、完善动物保护特别法体系的基础上,宜确立积极保障措施与消极制裁措施并行的立体化保护路径。同时,鉴于不同动物间生态价值的差异,动物保护也须恪守一定边界,具体表现在保护范围的有限性和保护程度的差异性,借此形成必要、合理且有限度的动物保护规则。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彭中遥.环境伦理学视域下动物保护的法律路径及其限度[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4):106-115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