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4YJC820025)
关于气候责任分配,目前学界主要倾向于续用污染者付费等理论。不同于这种建立在个体责任观基础上的责任分配方式,基于集体行动这一前提事实,在辨析区分气候责任、法律责任、法律上的气候责任概念的基础上,应重新厘定气候责任的内涵。同时证成互益性分配理论在气候变化应对领域的适配性,并构建一条实现路径,即保持责任弹性,优先为不同主体确立一套清晰的法律义务体系——体系内含禁止性内容和强制性内容,以此作为问责的法律基础。
李树训.气候责任的法律界定及其分配路径[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4):11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