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麦克尤恩《星期六》中的“后9·11”式崇高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CWW021)


Llosas Represent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Power in The Feast of the Goat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摘要:

    麦克尤恩的“后9·11”书写有着典型的欧洲风格,它既浸润着马修·阿诺德的文化批判精神,带有19世纪资本主义美学中“崇高”概念的印记,同时又深切地关注着全球“反恐战争”阴霾下的末日想象。《星期六》的奇特之处,在于它试图以一种寓言式写作,揭示科学和文学张力之下的“后9·11”式崇高。这种承接了“奥斯维辛”之后的后现代“崇高”不仅构成了对恐怖主义的一种话语批判,而且也试图对主流“反恐”叙事进行某种文学意义上的解构。

    Abstract:

    As a representative work of the “anti-dictatorship” novels in Latin-American literature, The Feast of the Goat, written by the Peruvian-Spanish writer Mario Vargas Llosa and published in 2000, has depicted the structure of power of the Dominican Republic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赵晶辉.论麦克尤恩《星期六》中的“后9·11”式崇高[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0(1):44-49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