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7(4):1-6.
摘要:数据挖掘技术在历史文献研究中的创新性应用,使得总路线宣传提纲和“一五”计划等旧文献释放出新的史料价值——发现它们是标志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理论和政策创新的重要文献,有9个方面的开创性贡献,至今仍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本案例表明,数据挖掘技术运用于历史文献研究,可以实现方法创新和知识创新。
2014, 17(4):7-12.
摘要:毛泽东一生推崇鲁迅,这并非是为了利用鲁迅,而是基于他们思想的相通。在文艺问题上他们也有诸多相通之处。他们都视文艺为推动革命前进的重要力量;他们都强调要把革命向作家提出的要求化为作家情感的内在需要;他们还强调文艺工作者要从实际出发,从中国国情出发,创造出符合中国现实需要的文学作品。
2014, 17(4):13-19.
摘要:在延安整风期间和党的七大会上,毛泽东曾就在增强党性基础上发展共产党员个性问题发表了许多重要论述。这是毛泽东建党思想和人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毛泽东有关党性与个性、个性论的发展、个性发展与个人作用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发展党员个性等作了较深入系统的阐述,这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继承发展毛泽东的建党思想和人学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4, 17(4):20-24.
摘要: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具体表现在:调查研究活动是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实践基础;调查研究思想是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构成;调查研究规定是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制度安排。毛泽东通过调查研究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实启发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增强调查研究实践、创新调查研究理论和形成调查研究制度。
2014, 17(4):25-34.
摘要:“真”具有不同的涵义或真具有不同的性质已经成为一个公认的事实,由此产生真之多元论。然而,逻辑推理的“保真性”要求“真”具有单义性。如何使真概念的单义性和真性质的多元性相协调?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导致向真之符合论的回归,其结果便是真之符合多元论的出现。笔者也持某种符合多元论的观点,其要点是:由“符合”的单义性来保证“真”的单义性,而“符合”的单义性是以外延等同论和内在符合论为基础的;单义的“符合”概念与多重实现的“存在”功能结合起来,达到真之一元论与真之多元论的统一。
2014, 17(4):35-40.
摘要:非形式逻辑30多年的发展紧贴论证实际,发展了不同于形式演绎逻辑的新逻辑工具。它所建立的论证分析、评估、批评和构建理论,大有成为普遍适用各领域的一般逻辑的势头。从图尔敏“法学模型”发源的非形式逻辑的理论可以应用于法律论证,形成一种面貌全新的法律应用逻辑。
2014, 17(4):41-46.
摘要:死刑制度变革优先策略、死刑观念变革优先策略和死刑制度变革与死刑观念变革相互促进策略是当代中国死刑观念变革可选择的3种策略。通过权衡比较,当代中国死刑观念的变革应该采取死刑制度变革与死刑观念变革相互促进策略。通过对我国报应主义死刑观、功利主义死刑观和人道主义死刑观考察分析,当代中国死刑观念变革的进路应该是:第一步,先用报应主义限制功利主义;第二步,再用人道主义超越报应主义与功利主义。
2014, 17(4):47-52.
摘要: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是时效制度中一项尤为重要的构成要素,然而我国相关法律规范对其规定失之简略。合同之债请求权是一项重要的请求权类型,以解释论为路径对其时效期间的起算进行类型化分析,并力图从法技术层面实现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利益的平衡,可为分析时效期间的起算提供一个范例,并可为缓和诉讼时效制度与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之间的紧张关系,为实现时效制度的本土化提供借鉴。
2014, 17(4):53-61.
摘要:自由和必然的关系是探讨自由的本质唯一可能的定义,这个问题在我国历来将恩格斯的观点奉为权威,即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以及凭借这认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但这种解释仍然有些简单化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客观必然性,应将它视为自由本身所建立起来的必然规律,对此必须借鉴康德、黑格尔和现代的胡塞尔、海德格尔的观点,从自由与自然的本体论关系、自由与理性的认识论关系以及自由与逻辑的方法论关系三个方面作出更加深入的探讨,克服主客对立的传统偏见,真正达到自由和必然的内在同一。
2014, 17(4):62-68.
摘要: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实践背后都需要该国的政治文化支撑,一国的政治价值观以及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既是政治文化的核心,也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方面。中国政治价值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人类共同创造的政治文明的吸收,并与中国传统政治理想、政治价值有机结合的产物。经过建党90多年的实践,不断塑造政治价值观,我国的政治软实力得到较大提升。当前,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治价值观建设以及国家政治软实力的提升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要提高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加强政治制度建设,促进社会公正价值的实现。
2014, 17(4):69-76.
摘要:从“国家-社会”关系纵向演变的视角看,20世纪以来中国农村文化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传统国家-社会关系转型时期,相关研究主要关注乡村文化转变动向、乡民抗争性文化和国家与乡村社会文化衔接机制的变化。国家对农村社会高度整合时期,相关研究主要关注国家对农村文化改造的方式与强度,以及文化改造带来的农村社区文化与农村相关行动者行为逻辑的变化。国家体制性权力退出农村社会后的乡政村治时期,相关研究主要关注农村某些传统文化元素的复兴与农村公共文化的重塑。梳理三个时期的中国农村文化研究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启示为:文化建设首先要确保国家主流文化价值观“留乡”、“在乡”,引领农村文化发展方向;二要重视农村地方性文化网络对国家主流价值观“乡土化”的承接作用;三要关注农村文化受众的文化需求;四要注重发挥农村中传统的、惯习性文化的正向功能。
2014, 17(4):77-83.
摘要:政党意识是指政党成员对本党的情感、观念与认识。列宁政党意识是指列宁对他所创建、培育的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俄国共产党(布)的认识与看法,主要包括专政意识、团结斗争意识、联系群众意识、国际主义意识等。列宁新型革命政党意识对其他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形成与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国共产党政党意识培育的理论依据。
2014, 17(4):84-89.
摘要: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所带来“存款搬家”、银行业改革、货币基金崛起等现象正在改变着金融市场格局,也逐步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从互联网金融影响货币政策的机理出发,通过对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效率三个方面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互联网金融能够促进公众投资性动机,增加货币需求;二是互联网金融间接拓宽了货币供给渠道,削弱货币供给的可控性、可预测性与相关性;三是互联网金融干扰了货币政策制定的准确性与实施的有效性。
2014, 17(4):90-95.
摘要:随着制造商日益盛行开辟网络直销渠道,双渠道环境下制造商的定价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采用斯坦伯格博弈构建制造商在双渠道环境下基于参考价格效应的两阶段动态定价模型,并通过数值算例分析参考价格效应各参数对定价及整体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双渠道环境中,批发价格与渠道交叉价格弹性系数、直销渠道的销售定价相关,间接受到参考价格效应影响;记忆系数和参考价格系数对制造商定价及收益的影响受到初始参考价格调节。
2014, 17(4):96-100.
摘要:文化产业集群与区域文化品牌均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兴事物,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成为一对不可分割的复合体。在区域内,两者相互作用引起了一种“经济磁场效应”,形成区域“磁力”循环链,产生经济“吸聚效应”和“循环效应”,从而对产业的创新发展和区域内、外的资源流动起到主导作用。
2014, 17(4):封二-封三.
摘要:
2014, 17(4):101-106.
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老人空巢率迅速上升,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问题日益突出。重视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有着重大的时代价值,为现实所必须。但是,由于农村家庭精神养老功能弱化,空巢老人精神自养不足,农村社区精神养老供给缺乏,精神养老政策法规缺位等,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严重不足。倡导养敬并重的孝道伦理、构建社区服务体系、提升老人精神自养能力、健全多元养老机制、完善养老法规制度、推动城镇化建设与养老事业协同发展,是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问题的主要对策。
2014, 17(4):107-112.
摘要:在中唐文人中,刘禹锡的士大夫情怀是很突出的,因而其诗文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这同样影响了他的词创作。政治生涯的受挫,使得作者选择了词这种新型的文学样式,他的词表达了贬谪生涯的感受和思考,也充溢着对人生事物的哲理化思考。作者虽然明确提出依曲拍为句的词创作理念,但其创作实践依然还是以齐言为主,韵律上也和近体诗创作相类似。这些因素使其词有着明显的诗化倾向,但这并不是词人在词创作上的新探索,而是与他的士大夫情怀密切相关。
2014, 17(4):113-119.
摘要:传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大多以时间为线索对过去的文学批评进行梳理,以体现撰史者的社会立场、文化观念和审美趣味。在新世纪的文论生态下,“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撰写应突破传统的著述体例,借鉴雷蒙·威廉斯开创的以阐释核心术语来反思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关键词批评”的研究范式,以理性思考学科性质为始基、以对学科发展的全景扫描为门径、以勾稽爬梳关键词为中轴来探索以关键词为纲重新撰写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这样,能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理论精髓和逻辑演进脉络,从而促进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史及其范畴体系的转型与重构。
2014, 17(4):120-125.
摘要:米歇尔·图尼埃(Michel Tournier)是当代法国文坛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宗教和神话故事,同时又结合丰富的想象,将真实与想象、虚幻与形而上学、象征与诗意融为一体,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象。图尼埃文学思想一直以深刻、多元而闻名学界,究其原因在于其渊源的驳杂化与多重化。从影响图尼埃文学创作观的哲学、文学、神话学、天主教等因素出发,探究图尼埃的文学思想渊源,以便真正读懂这位哲人作家。
2014, 17(4):126-130.
摘要:“隧道效应”是艺术创作的重要理论,它借火车穿越山洞时人们的所见和所感来阐释“整体性”原则,对于理解艺术作品中“虚”和“实”的关系大有裨益。小说《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经典之作,作品一经出版即风靡全球,而其中的女主角郝思嘉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将“隧道效应”应用于分析米切尔在描写郝思嘉的三次婚姻时对材料所作的“虚”“实”处理,可以更好地洞悉小说的魅力之源和节奏之美。
2014, 17(4):131-135.
摘要:“陌生化”意味着“使其陌生”,是俄国形式主义诗学的核心概念,它昭显了俄国形式主义的纯艺术观。以“陌生化”为基点,俄国形式主义构建了一个自主性的文学理论体系。在《高祖还乡》中,睢景臣通过陌生化的艺术处理,对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文化正统和帝王权威进行了成功的颠覆,使接受主体摆脱了机械化的定势的感知模式,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和视角来体验、观照和审视历史。
2014, 17(4):136-143.
摘要:现代汉语方言学是从比较研究开始并由比较研究向前推进的。湖南汉语方言研究的全面展开始终贯穿着比较研究,湖南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内容大致体现在语音比较研究、词汇比较研究、语法比较研究、历史比较研究、地理比较研究、民族语言比较研究和地域文化比较研究等七个方面。湖南汉语方言比较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为了深化湖南汉语方言研究,有一批新的比较研究课题亟需开展。
2014, 17(4):144-148.
摘要:在生成语法的理论框架下,探讨焦点标记“是”在汉语特指问句中的句法表现。“是”具有2种用法,一种为判断动词,另一种为焦点标记。汉语特指问句可分为Ⅰ类疑问句和Ⅱ类疑问句2种类型。焦点标记“是”位于焦点投射中心语位置。在特指问句中,对焦点标记“是”的位置关系为了满足扩充投射原则,主语“你”移位至焦点标志语位置,而疑问代词作为焦点成分位于原位,在逻辑式中发生移位,嫁接于焦点标志语位置。
2014, 17(4):149-152.
摘要:从词组学的观点出发,对于后置词「(に)対して」黏附的名词和动词之间所形成的结构类型进行归类,并且对各种结构类型的特征作出了进一步的分析。进而,对于后置词「(に)対して」与格助词在日语中之所以存在的不同理由以及在句法功能上的特征进行了考察。通过分析,首先把后置词「(に)対して」黏附的名词和动词之间所形成的结构类型大致分为以下三类:〈対象的なむすびつき〉(对象关系)、〈対処のむすびつき〉(对策关系)、〈対応のむすびつき〉(对应关系)。每类结构在进行分析归类的基础上,对于后置词「(に)対して」的存在理由以及句法功能上的特征作进一步的分析,得出了四点结论。
2014, 17(4):153-156.
摘要:概念,概念彼此之间关系是语篇要表达的基本内容,语篇概念的内容及表现形态决定语篇结构模式。语篇词汇的组合或聚合关系,在语义层面上是上义词与下义词的关系;在逻辑思维上却是概念的种类或属类关系。语篇概念因此具有语篇的结构功能,语篇研究的本质其实是研究概念、概念类型和概念运行规律的结构功能,这就有利于开拓语篇研究视野,形成运用概念的语篇功能进行翻译的实用策略。
2014, 17(4):157-163.
摘要:课程本身是一种文化象征,认识和了解英国学前教育课程,必须理解英国文化。英国文化传统中蕴含的自由主义、人文主义以及科学精神等使英国文化独具魅力,这种文化也构成英国学前教育课程的逻辑起点。探究英国学前教育课程的文化基石、呈现方式及价值,无疑可为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开发提供新的视角。
2014, 17(4):164-167.
摘要:自罗杰斯提出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以来,教育界爆发了一场深刻的革命。以人为本的教育存在于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评价等过程中。他强调受教育者的自觉性和能动性,赋予教育的人文气息和价值关怀,提倡向人性回归,其着重点放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育过程中,提出教师要努力营造自由心理氛围以开发个体巨大资源,使受教育者经过全方位的洗礼,将人本主义思想扎根于心,真正实现人本教育之目的,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从教育效果来看,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促进了受教育者的个性培养和教育公平。探讨罗杰斯的教育思想,汲取其合理因素,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迪作用。
2014, 17(4):168-171.
摘要:要:课程突出学生自主选择,教学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评价侧重于反馈功能发挥以及有专门机构服务教学等,这些是澳大利亚大学教学制度的基本特征,学习方式自主选择、学习过程自主能动和学习结果自主创新等成为学生学习特色。借鉴其成功经验,我国大学教学制度改革应着力于建立具有充分选择权的教学管理制度、基于学习过程的教学评价制度及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保障制度。
2014, 17(4):172-175.
摘要: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面,其目标定位和发展分初级、中期和成熟3个阶段,结合河南理工大学具体实践,必须根据国家改革开放水平和大学自身实际情况来确定目标定位和把握发展阶段。
2014, 17(4):176-180.
摘要:文化生态是人的存在,人是文化生态的存在者。高校师生与高校校园构成了高校文化生态的存在。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就是以人为本,但客观上却并未体现和落实人本。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被曲解,偏向社本,将教育实践引入歧途。只有从文化生态视角下研究和推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才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坦途。从理清人与自然、历史、社会、自我的关系出发,改进和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促进高校学生感悟生态文化、感受灵动历史、追求和谐社会、实现自我和谐,高校学生才能真正地人文素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