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18(5):1-8.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2000年以来,硕士和博士论文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日益升温,论文数量逐年增长。研究内容涉及毛泽东思想的各个方面,研究视角也开始呈现多学科的融入与交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重复研究的现象普遍,与同期学术前沿的差距明显,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仍有待创新,这些不足也为今后硕博论文的研究提供了努力的方向。
2015, 18(5):9-14.
摘要:毛泽东《讲话》具有丰富而明确的文艺意义调度思想。从文学为政治服务的功利主义观念出发,强调政治标准第一并以社会效果来反向规范、调整文学创作,为革命文艺的意义生产提供了一条极具可操作性的外部路径。对人性和阶级性两个概念内涵的重新解释,对歌颂和暴露问题的辩证阐述,则从文本内部为革命文艺的意义生产确定了最基本的价值轴线和价值意向呈示机制。
2015, 18(5):15-20.
摘要:反对宗派主义是毛泽东干部任用的鲜明主题,坚持“五湖四海”观是他反对宗派主义的科学用人之道。毛泽东的“五湖四海”思想,具有科学的内涵、鲜明的特色和深厚的哲学底蕴,为我们搞好新时期的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借鉴。
2015, 18(5):21-28.
摘要:邓小平第一落中的“邓、毛、谢、古”事件,标志着邓小平成为拥护、捍卫毛泽东正确路线和思想的代表人物,奠定了两人长期而巩固的政治关联;“邓、毛、谢、古”事件后,在毛泽东的影响下,“第一起”的邓小平迅速成为人民军队的重要将领;毛泽东的“邓毛谢古情结”成为邓小平“第二起”的关键因素。“邓、毛、谢、古”事件契合了邓小平和毛泽东在革命实践、政治经历和思想路线等方面的一致性,在毛邓关系史上起着助推器和润滑剂的作用。
2015, 18(5):29-32.
摘要:艾耶尔在《二十世纪哲学》一书中批评了普特南的思想,认为其节外生枝地谈论本质、必然或可能世界是得不偿失的。普特南对艾耶尔的批评进行了回应与反思,对比了物理的可能性和形而上学的可能性,在对形而上学可能性等模态问题进行辩护的基础上,极富启发性地讨论了分层等同、实体等同等重要问题。
2015, 18(5):33-39.
摘要:在科学发现逻辑受制于描述性的传统研究路径,经历衰落和缓慢复苏的大背景之下,计算知识论为科学发现逻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规范性研究框架。该框架不仅为科学发现逻辑做了系统性辩护,而且围绕发现问题的可解性做了许多规范性讨论。虽然其有关具体规范性的研究距离现实的科学发现仍然较远,但这一路径对未来发现逻辑研究走向的启发意义毋庸置疑。
2015, 18(5):40-44.
摘要:英国作家朱利安·巴恩斯曾在多部作品中书写了爱这一主题。其2013年的作品《生命的层级》从天空、大地到墓穴三个垂直空间层次,叙述了三位主人公的经历及巴恩斯自己失去爱妻派特·卡瓦纳后的感受。从爱作为想象性生存建构模式、作为对话性的伦理范式以及作为信仰性的实践智慧三个方面探讨爱的本质。巴恩斯从个体经验出发,试图以爱作为一种救赎与信仰,形成生命的基本范式,以构建生活经验与知识的真实内涵,从而确立情感的智性维度。
2015, 18(5):45-50.
摘要:乔纳森·萨福兰·弗尔小说《特别响,非常近》因其大量插入图像而引发广泛的争议。然而,作为语言或文字外的另一叙事媒介,图像之于小说有其积极的建构意义。小说中的图像呈现单幅图像叙事模式,亦表现出系列图像叙事模式,他们共同构成图像叙事的有机组成部分。图像与文本之间形成互文关系,图像与社会历史形成更大的互文关系。故图像叙事具有文字叙事无法比拟的审美效果及深度寓意,成为后“9·11”时代一种特定的基本语言与表述方式。
2015, 18(5):51-56.
摘要:科技创新动力观是马克思科技创新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科技创新的推动力量,即社会需求的刺激、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动机的驱使、工人与资本家之间阶级斗争的推动。马克思的科技创新动力观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其合理性,部分观点至今仍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也有个别见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失去其理论光芒。应根据实践的变化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的科技创新动力观。
2015, 18(5):57-60.
摘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融合,改造了中国旧有的文化元素使之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为中国文化注入现代文化的基因;更在中国文化历久弥新的过程中,从时代的变革中获取新的实践来源,实现了自身内涵的深化和发展。二者有序、良性的互动构成了中国文化实现自身现代化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如何实现两者的对接融合,是关乎中国文化现代化大局的关键举措。
2015, 18(5):61-65.
摘要:翻译实业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赢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来自三个方面的巨大的挑战:市场竞争压力、主体合作不力和管理运行机制滞后。与此同时,蕴含在三大挑战中的伦理诉求也日益彰显。因此,以市场伦理、译者伦理和服务伦理三种伦理构建的伦理体系成为翻译实业自身健康、合理、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015, 18(5):66-72.
摘要:环南海地区以其独特的禀赋条件和战略意义,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该地区南海各方海洋经济竞争力的研究为促进互联互通、贸易畅通以及海洋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海洋经济指标体系进行梳理和解读,构建环南海海洋竞争力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并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角提出环南海主要国家和地区海洋经济发展合作策略意义非常重大。
2015, 18(5):73-79.
摘要:基于科学性、客观性和动态性原则,从中药企业竞争力的外部源泉和内部源泉两方面构建变量体系,并以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近6年数据为例,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对上市前后信邦制药的竞争力变化趋势进行动态分析。结论表明,信邦制药整体竞争力与外部环境竞争力都呈现上升趋势,但内在要素投入竞争力呈现波动起伏的状态。基于此,中药企业要提升竞争力,必须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夯实企业研发能力,促进销售额稳步增长,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2015, 18(5):80-83.
摘要:当代体育经济不是孤立发展的,与周边产业息息相关,应该在市场主导下实现多产业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体育产业仅靠政府的扶持也难以发展壮大,应鼓励民营企业注资体育产业,为体育产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助力其快速发展;大型企业是市场的灵魂所在,政府应着力培育大型体育龙头企业,借助这些大型企业,带动整个体育经济发展。
2015, 18(5):84-87.
摘要:政府预算部门,通过争取有限预算资源的种种努力,换取政府预算部门的相应资金配给,这个过程中会发生各种交易费用。基于KMRW声誉模型,在假设政府建立了奖惩机制的基础上,对预算部门之间展开预算合同博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只要重复的次数是有限的,唯一的博弈精练纳什均衡就是每个参与人在三次博弈后选择如实申报的纳什均衡战略,因此,政府要创造利于声誉博弈的环境,促进预算部门守信,降低预算合同成本。
2015, 18(5):88-92.
摘要:绿色施工是实现建造方式由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组织方式。保证绿色施工的有效推进,一方面要创新绿色施工技术,另一方面要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科学的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理论和基点的决策分析方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往绿色施工评价中的指标主观、测量效果不准确的问题。通过对某工程施工实例分析证明,该方法实用性强,可以应用于工程项目的前期招标方案评价和施工中、后期的施工质量评价。
2015, 18(5):93-99.
摘要:政府服务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一项主要职能,具有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功能和作用。实证分析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政府各项公共支出有所增加,政府服务水平有所提高,但仍存在政府公 共服务供给不足、效率不高以及非均等化问题,不能有力支撑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强政府服务,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树立政府服务理念;二是强化政府服务职能;三是把制度建设作为初始着力点;四是创新政府服务方式。
2015, 18(5):100-104.
摘要:以佛教为纽带的交流活动历来是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友好往来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后,赵朴初积极推动佛教“黄金纽带”的重新恢复与正式缔结,为中日韩三国传统友谊的修复、中日和中韩邦交正常化、战后东亚地区的稳定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在他去世后,“黄金纽带”的思想得以继承和发扬,以佛教为载体的中外交流活动频繁展开,“黄金纽带”在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推动中外友好往来、促进世界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等方面继续产生重要影响。
2015, 18(5):105-110.
摘要:湖南历史上疫灾频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湖南民众的疫病防治开始体现防治结合的理念,除了大力开展预防工作外,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受诸多不利因素,如时局动荡、战事不断、吏治腐败、自然灾害频仍、经费短缺等的制约, 致使成效有限。
2015, 18(5):111-117.
摘要:从同治四年(1865)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冯子材受清政府重用,先后出任负有“巩护疆陲”使命的广西提督、督办(广东)钦廉防务大臣、云南提督等职,在长达36年的时间里,为治理粤、桂、滇三省边疆危机,维护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为饱经内忧外患之苦的上述边疆濒海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军事斗争和深谋远虑的政治建树。被时人盛赞为“边关卧虎”、“国门砥柱”, 堪称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2015, 18(5):118-123.
摘要:1951年2~6月,英国由赞成中国联合国代表权转向支持搁置对这一问题的讨论。除了美英特殊关系外,英国立场的转变还在于联合国的投票形势对新中国不利。随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加入朝鲜战争,对战事扩大的恐惧开始在联合国蔓延。包括英国在内的联合国成员国开始怀疑新中国能否遵循联合国宪章共同维护和平,新中国的加入会否增加苏联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砝码。英国在分析投票形势后认为,此时并非新中国争取联合国代表权的时机,故投票赞成在联合国各机构中推迟对中国代表权问题的讨论。
2015, 18(5):124-130.
摘要:语言价值系统的“纯粹性”主要是指与其它研究价值的学科相对立的、与自然的资料没有直接联系的属性。语言学与经济学和文字学对立,因为后两者中的要素与自然资料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纯粹的语言价值系统具有集体心理规约性和偶然性的特征。语言价值系统纯粹性的意义重大,能使我们克服语言学研究中的错误倾向,进一步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性质。
2015, 18(5):135-139.
摘要:英语基本味觉词“sweet”是典型的多义词,其一词多义现象的产生与我们的认知识解密切相关。通过隐喻识解,味觉词“sweet”可出现跨感知域的词义衍生,如由味觉感知义向听觉感知义、视觉感知义或心理感知义的衍生。通过侧显识解,味觉词“sweet”可出现同一感知域内的词义衍生,如心理感知域内的形容词义向名词义的衍生。
2015, 18(5):140-144.
摘要:音译不仅是一种译音代义的方法,而且可以是语言修辞中常用、有效的手段。由于汉字同音字占优势,音译过程中汉字选择具有灵活性。音译词有赏心悦目、诙谐幽默、时尚洋气等修辞功能。纯音译词和谐音译词各具不同的修辞功能和修辞效果。
2015, 18(5):145-151.
摘要:路易斯·卡罗尔著名小说《爱丽丝仙境漫游》至少包含4首模仿经典诗歌的戏仿诗歌。戏仿诗歌展现了其内嵌或隐身于其他文本的特点。这一特点与戏仿反对说教的娱乐性结合,共同行使了戏仿潜在的挽救性功能,使人们永远铭记可能落入湮没无闻状态的诗人及作品。戏仿作品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与严肃文学相互作用,不失为读者熟悉、研读严肃文学的一个捷径。
2015, 18(5):152-159.
摘要:创伤回忆录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西方文学界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对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它的发生是三个因素的合力作用,即20世纪80年代人文领域的创伤转向,边缘群体见证其被压迫、被忽视生存状态的政治需求以及个体治愈创伤的内在驱动力。对创伤回忆录发生的研究,可以完整地揭示创伤回忆录的写作动机、写作范式及其发生的理论基础,为创伤回忆录的整体研究和具体文本研究提供范式,很有意义。
2015, 18(5):160-167.
摘要:文化有不同的精神、风气和文化心理结构或文化心理逻辑,它们属于内在的隐型文化。对应于隐型文化的,是可以直接感知的,常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显型文化。因此,支持文化和美学的多样化,并不是简单地支持设计师个人的主观审美和文化品位,也不是简单地依靠过多的装饰来实现,而是在成本、技术、资源、消费者情感等多重约束下,通过新颖性和简洁性的多元化设计来提高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是工业大批量生产的日用产品的文化品位和审美内涵。
2015, 18(5):168-172.
摘要:所谓微制作,就是指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通讯终端作为音乐生产工具,突破时空局限的音乐生产活动。根据音乐生产的技术方式,我们可以把整个音乐生产分为“手工制作式”、“机械复制式”和“数字虚拟式”等不同的生产方式,但微制作与它们不同,因为它实现了音乐创制空间的流动化、创作时间的即时化和创制与传播的同步化,因而微制作是一种新的音乐生产方式。微制作的出现,大大推动了音乐生产日常化的步伐。
2015, 18(5):173-178.
摘要:中国古代的大学是对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机构的总称,这些机构或曰大学或另有其名。古代传统大学的文化积淀是从“明人伦”、“修己治人”到“化民成善”,回归人之“性理”的教育精神,再到 “利济苍生”精神文化变迁,传统大学文化具有注重社会本位、注重伦理人文以及重“道”轻“器”等显著特点,这些积淀构成中国大学文化精神的底色。现代大学文化可以借鉴其利济苍生的社会担当、伦理人文的教育理念、“道”“器”融合的思维方式等。
2015, 18(5):179-184.
摘要:可雇佣性指以学习能力为基点伴随个人职业发展相结合的一种综合能力。大学生的可雇佣性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协同培养。以协同机制为保障,明确协同培养目标以及培养内容,以知识、技能、能力、特性四个方面的培养为路径,构建大学生可雇佣性生成机理。应从组织机构的成立、协同机制建立、课程体系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反馈评价体系等方面构建大学生可雇佣性技能培养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