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毛泽东艰苦奋斗思想的时代内涵及 价值意蕴

      2020(3):1-9.

      摘要 (1834) HTML (0) PDF 1.43 M (13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艰苦奋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毛泽东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丰富艰苦奋斗的内涵,形成了毛泽东艰苦奋斗思想,它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成功的法宝。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奋斗精神做了诸多重要论述,我们应该在继承毛泽东艰苦奋斗思想的基础上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及价值,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 毛泽东家国情怀的丰富内涵、 当代形态与发展逻辑

      2020(3):10-17.

      摘要 (1468) HTML (0) PDF 1.35 M (12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家国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凝聚民心的强大精神动力。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次伟大飞跃,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理光辉,同时也昭示出人民领袖家国情怀的伟大人格魅力。毛泽东的家国情怀内涵丰富,是中国共产党人家国情怀思想的理论原点和思想资源;习近平的家国情怀是毛泽东家国情怀的当代形态,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新时代培育家国情怀,要注重弘扬传统忠孝文化,顺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把握中华民族“三个起来”的发展逻辑,倡导知行合一的实践原则,促进家国情怀与世界情怀的有机统一。

    • 毛泽东论改造罪犯的理论基础 与基本途径收

      2020(3):18-26.

      摘要 (1617) HTML (0) PDF 1.35 M (13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毛泽东对改造罪犯的论述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毛泽东的改造罪犯思想有三个政治哲学根基,即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辩证唯物主义决定了人是可以改造好的,新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创造了罪犯改造的条件。在改造途径上,毛泽东的思想也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让罪犯在劳动中改造,通过思想教育洗涤罪犯的灵魂以及给予罪犯生活出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对 意识形态建设的探索

      2020(3):27-32.

      摘要 (1520) HTML (0) PDF 1.33 M (12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破除旧意识形态方面,毛泽东以批判封建主义思想为出发点,努力澄清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混乱,通过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划清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之间的界限。在确立新意识形态方面,毛泽东通过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打开新局面,学习社会发展史,制定社会主义宪法,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坚持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在意识形态领域“种牛痘”,以及明确意识形态领域内香花的标准等举措,确立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

    • 基于偏好聚合和论辩推理的 道德困境解决方法

      2020(3):33-49.

      摘要 (1785) HTML (0) PDF 1.94 M (18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关于智能体行动决策的道德困境中,不同的利益相关方不但秉持不同的价值并且关于这些价值的个体偏好也不尽相同。为获得道德困境中符合多数利益相关方偏好的求解,以现有工作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形式论辩的道德委员会论辩框架。通过社会选择理论中的两种方法,把不同层次的个体偏好聚合为统一的社会偏好,从而在论辩框架中实现论证优先级的提升。最后,运用论辩语义推理解决道德困境中的两难,获得合理的求解。

    • 论大学逻辑课程适应批判性 思维教育的问题

      2020(3):50-61.

      摘要 (1623) HTML (0) PDF 1.46 M (21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具有公共课属性的逻辑课程,应该为实现批判性思维这个基本教育目标做出直接贡献。我国当前的逻辑教学,虽然经历了符号逻辑的洗礼,但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也受到“批判性思维和非形式逻辑运动”的滋养。因此,逻辑课程如何适应批判性思维教育的问题,首先就表现为逻辑教学的适切性、充分性和可扩展性问题。现有的逻辑教学从内容到方法对于达成批判性思维培养这个目标都不充分,在分析假设、考量信息来源、运用大量合情推理形式以及谬误分析方法等重要方面,均有所欠缺。因而,在逻辑系统内扩展逻辑教学内容,或者扩展逻辑系统边界,就显得很有必要。

    • 《老无所依》与《基列家书》的 老年模态与西部精神重构

      2020(3):62-67.

      摘要 (1619) HTML (0) PDF 1.34 M (14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美国作家科马克·麦卡锡与玛丽莲·罗宾逊于新世纪分别推出老年身份书写小说《老无所依》与《基列家书》。前者重在对资本逻辑摧毁传统文化价值的批判,而后者重在权力话语的领域性建构,两者均以老年主体经验为文学再现的路径,旨在突破西部青年神话的物质经验,用以保守精神与价值坚守为核心的老年模态重构当代西部文化内涵。

    • 《零》:后“9·11”美国的忧郁与哀悼

      2020(3):68-74.

      摘要 (1777) HTML (0) PDF 1.35 M (11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杰斯·沃尔特的《零》聚焦后“9·11”美国的集体哀悼问题,不仅讽刺再现了当时美国社会的忧郁图景以反思集体哀悼的政治、伦理实践,更展望了一种批判性的历史哀悼。两种关于丧失的主要叙事——关于“丧失”的理想话语与电视媒体的奇观哀悼——界定了媒介化的主流哀悼,并生产忧郁的主体以服务例外状态和商业主义。在话语表象宰制下,忧郁个体无法理性反思“丧失”并遗忘了本真的情感体验。然而自我具有抵制权力的潜能,废墟“零”敞开了去媒介化的历史哀悼可能,即通过想象与记忆感知本真的情感,并从历史维度审视被遗忘的暴力瞬间。

    • 数字普惠金融能否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3):75-84.

      摘要 (3811) HTML (0) PDF 1.62 M (121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2011~2016年全国25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界定,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对城市层面的经济发展质量进行测算,并结合地级市层面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从创新驱动的视角,探究数字普惠金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及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以及数字化水平有助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存在一定的网络技术门槛;异质性分析发现,由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数字鸿沟”,数字普惠金融的非线性影响在大城市中存在“收敛门槛”,而在中小城市中则体现为“加速门槛”;最后,技术创新在这一传导机制中起到中介作用,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激励中小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进而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微观基础。

    •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模式与 农户生计资本变动

      2020(3):85-92.

      摘要 (1479) HTML (0) PDF 1.90 M (11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集中安置移民相比分散安置移民的生计资本总量显著增加。其中,移民物质和社会资本显著增加,自然资本显著减少,且物质和社会资本增加量大于自然资本减少量,而金融和人力资本增加量没有显著差异。安置点选择、家庭非农就业占比会显著影响移民生计资本,进而对搬迁减贫效应产生显著影响。据此提出,易地搬迁要完善安置区基础条件,增加移民社会资源禀赋,加大就业扶持和产业发展,调整土地、财政金融扶持政策,以保证移民生计可持续性发展。

    • 说到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鲜明特点

      2020(3):93-99.

      摘要 (1556) HTML (0) PDF 1.33 M (10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坚守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优于其他一切主义、中国共产党优于其他一切党派的本质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坚守人民立场这个问题上必须召唤与时俱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政治坚守、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践理念的精心设计、关于实践标准与价值标准相统一的重要论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胸怀、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的勇于担当,从宗旨与方略、理论与理念、实践与价值等各个方面勾画了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宏伟蓝图,其中,说到做到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鲜明特点。

    • 强调“不忘初心”,坚持“伟大斗争”

      2020(3):100-5.

      摘要 (1548) HTML (0) PDF 1.32 M (11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党中央反复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破解百年老党世界性难题的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需要,是实现发展观上正本清源的需要,是坚定党员的理想信仰信念的需要,是落实三个“一以贯之”的需要。党中央在现阶段强调“伟大斗争”,既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关,又与中华民族复兴关键时刻的特点有关,还与斗争本身的复杂性、长期性有关。我们今天所强调的“伟大斗争”主要来自四个方面,即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其每一个方面又都包含着来自国际和来自国内的两个方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与“伟大斗争”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要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指引下不断推进新时代的“伟大斗争”。

    • 修辞批评视域下治国理政生态话语的 隐喻研究

      2020(3):105-111.

      摘要 (1652) HTML (0) PDF 1.44 M (24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修辞批评的理论框架重构批评隐喻分析,采取隐喻描写、隐喻解释与隐喻评价的步骤,依托自建的治国理政生态话语的语料库,对绿色化话语、美丽中国话语以及生态文明制度话语中的隐喻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对治国理政生态话语中的隐喻进行分析与评价,可揭示隐喻背后的修辞动机,即国家高度重视在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保持一种平衡与和谐共生的关系,并建立生态文明制度。

    • 地域菜名的生成及其语言类型学考察

      2020(3):112-117.

      摘要 (1606) HTML (0) PDF 1.34 M (15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常德米粉”为例考察地域菜名的生成,制约其生成的因素可分为两类:语言外和语言内因素。语言外因素包括人类认知的百科知识结构和语言生成者的主观注意,语言内因素包括语言经济性原则和现代汉语的双音节化趋势。生成的基本机制为转喻,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元素组合侧显、以定中结构匹配侧显组合、语义生成与扩容。从语言类型学的视角来看,类似“常德米粉”这类产地+受事侧显是地域菜名生成最典型的方式,因此这类侧显具有普遍意义,间接反映出人类思维、知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确存共性。

    • 聚焦行政权力规范运行的行政法学

      2020(3):118-134.

      摘要 (1605) HTML (0) PDF 1.48 M (28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9年,行政法学界植根于本土问题,抓住时代脉搏,围绕着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的总结与展望、机构改革、法治政府、行政处罚法的修改、行政协议、政府信息公开、重大行政决策、信用监管、监察法的衔接以及行政法基础理论和部门行政法等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产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阐释了一系列与实践紧密相连的理论命题,有力地推动了法治政府建设,进一步促成行政法治的精细化、科学化和合理化,从而实现对行政法的整体性认知、体系性思考、规范性适用。

    • 机构改革背景下市场监管综合 行政执法改革的困境与对策

      2020(3):135-144.

      摘要 (3567) HTML (0) PDF 1.37 M (92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全国市场监管领域前赴后继改革的浪潮中,湖南省通过部分地区试点先行、全省铺开的方式开展市场监管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在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融合精简机构的改革理念,市场监管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随着改革进一步推进,在集中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等遗留问题的同时,又出现执法理念缺位、法律法规滞后、人员配备缺失、运行机制不畅等新难点。可以通过顶层设计精准化作指引、法律法规全面化废改立、队伍建设专业化树根基和工作机制系统化强内核使湖南省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水平在稳步提升中见佳绩。

    • 刑事涉案财物先行返还程序论析

      2020(3):145-153.

      摘要 (1541) HTML (0) PDF 1.35 M (20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刑事涉案财物先行返还程序是一种特殊的涉案财物处置程序。先行返还程序适用存在的问题包括,出现较大功利考虑、返还条件难以把握以及返还错误时缺乏救济程序等。先行返还程序实为诉讼程序,应在坚持法定、公开、参与和救济等原则的基础上,按照诉讼程序规则的结构要素对其进行完善。此外,还需严控涉案财物保全范围、建立刑事卷宗二元机制和理顺先行返还流程,为先行返还程序适用提供配套措施。

    • 侗族大歌的文化生境及其对 音声结构的影响

      2020(3):154-162.

      摘要 (1636) HTML (0) PDF 1.63 M (24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侗族大歌是多声部音乐的典型代表,历史悠久,充分展现了侗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其细腻朴实的风格直接来自音声结构,体现为:分节歌性质的多段联体“枚”;支声复调织体与持续音衬托式主调织体;以五声羽调式为主;旋法起伏有致;侗语“吟腔”进行演唱。此音声结构的形成与其文化生境密不可分:历史悠久的农耕方式奠定了侗族大歌的和谐稳定性;鼓楼文化促使和声织体的形成;极富凝聚力的人文风俗促使形成以腔段为核心的多段联体结构。

    • 黄梅戏发展中的文化整合路径

      2020(3):163-169.

      摘要 (1645) HTML (0) PDF 1.34 M (18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化整合作为黄梅戏艺术发展的重要特征,运载着黄梅戏艺术形态的流变与演进。黄梅戏的文化整合是在“从农村走向城市”阶段得以完成,草台、花台、舞台的空间转换引致了黄梅戏艺术形式的积累转型和文化形态的传承延伸,而正是这些文化形态的交融与涵化,形成了黄梅戏艺术新的文化整合体,催育出黄梅戏艺术新的发展阶段,进而推动其走向成熟,迈向辉煌。

    • 大数据背景下食品药品突发事件 社会舆情治理对策探讨

      2020(3):170-177.

      摘要 (1530) HTML (0) PDF 1.53 M (13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食品药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目前,我国食品药品突发事件频频发生,而传统媒体的升级迭代造就了一个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舆情演化环境。如果食品药品突发事件处理不当,便会形成舆论风暴,并衍生其他危机。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数据挖掘、整合、分析和检测方面的优势,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舆情进行治理成为必然。以典型的食品药品突发事件为例,分析政府在其舆情治理中的现状与困境,有针对性提出了大数据背景下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优化决策指挥机制、健全多元协同管理机制等途径,从而实现政府由分散治理向整体治理转变、由事中应对向事前预防转变、由权威治理向数据决策转变、由体系构建向能力提升转变。

    • 不同风险分担机制下农业供应链 金融利益共享机理研究

      2020(3):178-184.

      摘要 (1544) HTML (0) PDF 1.64 M (13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农户分担需求风险能使农业供应链利益增加;收购方对产出风险的不同分担方式对农业供应链利益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农户农资投入比例与农业供应链整体利润同方向变动。因此,合理分担需求风险、提高剩余单位补偿成本以及增加农户农资投入可以更好地实现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利益共享。

当期目录 Current Issue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