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毛泽东劳动育人思想及其当代发展

      2021(2):1-9. CSTR:

      摘要 (1235) HTML (0) PDF 1.62 M (11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毛泽东劳动育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中国化的典范,是党的劳动育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科学思想意蕴深远、内涵丰富,其核心是劳动锻造知识分子的革命意志,养成人民军队的优良作风,永葆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劳动育人思想,确立了劳动育人新理念,构建了人才培养新体系,深化了劳动育人新价值,开创了劳动教育新境界,为新时代劳动育人提供了价值指引和实践遵循。

    • 政治学视域下的《实践论》新探

      2021(2):10-20. CSTR:

      摘要 (1226) HTML (0) PDF 1.58 M (10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37年7—8月,毛泽东应邀为抗大学员作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讲演的讲义——《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是在集中学习、钻研相关哲学论著基础上完成的。《实践论》作为讲义的一部分,是毛泽东从哲学上对中国革命进行反思和总结的重要文本,其政治意义更在于培养和造就革命干部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工作作风。将这一经典文本放回到毛泽东当时所处的历史语境中,从“文本与历史“互构角度基于政治学视域重新解读《实践论》,有助于探究他在授课写作时的所思所想与自身所处时代之间的互动关系。

    • 基于创新实践视角重新解读《实践论》

      2021(2):21-27. CSTR:

      摘要 (1451) HTML (0) PDF 1.53 M (8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结合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依据症候阅读”重读毛泽东《实践论》,能够发现《实践论》中隐含的深层结构涵义,即《实践论》所论述的实践其本质上是创新实践,只有创新实践才能有力地推动认识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践论》中的深刻思想意蕴需要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具体实际不断挖掘和提升。中国改革开放是一个伟大的创新实践和实践创新过程,我们应当深入发掘《实践论》中的深刻内涵,把握实践的创新本质属性,以创新实践不断推动社会向前迈进,谱写中国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论。

    • 毛泽东的“礼品观”及其对建设廉洁政治的启示

      2021(2):28-36. CSTR:

      摘要 (1102) HTML (0) PDF 1.55 M (8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毛泽东的一生,亦和常人一般具有送礼和收礼、却礼的经历。其却礼:讲规矩原则;送礼:讲品位实用;收礼:讲有来有往;对礼品的处理:讲方式方法。毛泽东的“礼品观”折射了其伟人风范品质:坚强坚定的党性;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风亮节;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切领悟;灵活的处世之道。毛泽东的“礼品观”在当今有很大启示价值:公款送礼之风绝不可行;要掌握好公务送礼的尺度;公职人员应严守有关法纪;领导干部当率先垂范,正风易俗。

    • “存在问题”再探

      2021(2):37-43. CSTR:

      摘要 (1147) HTML (0) PDF 1.55 M (6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自由逻辑系统PFL和NFL中既包含一阶存在谓词,也包含存在量词。通过对普遍存在句和单称存在句的分析,可以看出弗雷格、罗素的存在观与自由逻辑存在观的相同与相异之处。普遍存在句中“存在”是量词,而单称存在句中“存在”是一阶谓词。通过修改PFL和NFL的语义,进而消除其空单称词项,可以得到与经典谓词逻辑等价但包含“存在”谓词的逻辑系统,其中可以将经典谓词逻辑“个体域中对象具有存在性质”这一假定直接表述出来,并能揭示出经典量词与存在谓词之间的联系。

    • 因果推理研究的认知进路:基于人工智能视角

      2021(2):44-50. CSTR:

      摘要 (1403) HTML (0) PDF 1.54 M (16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因果关系是人工智能实现从感知到认知需突破的关键问题,因果推理对于构建可解释的机器学习模型至关重要。用概率解释因果关系是一种自然主义观点。因果贝叶斯网络的运用表明,发现因果关系的人工智能归纳法面临因果马尔可夫条件的客观性解释难题。为保证归纳的因果模型符合我们理解的因果关系,因果认知理论体现了一种认知转向的非实在论立场。因果推理的认知进路昭示着概率理论从单一向多样化发展,主观与客观从对立到融合的可能性。

    • 基于“共同体”视阈论《孤独的伦敦人》

      2021(2):51-56. CSTR:

      摘要 (1278) HTML (0) PDF 1.53 M (9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特立尼达黑人英语作家塞缪尔·赛尔文的小说《孤独的伦敦人》讲述了加勒比移民在二战后伦敦的城市生活。小说聚焦加勒比移民在城市各领域的日常生活和存在状态,探讨处于流动之中的群体被英国工业社会族阈共同体的同一性要求分解为不完整个体的社会过程。透过加勒比移民的生存境况,体现作家对在后工业社会的运行机制中共同体的再造以及对社会合作秩序建设的反思。

    • 论胡赛尼小说《灿烂千阳》中的战争书写

      2021(2):57-62. CSTR:

      摘要 (1458) HTML (0) PDF 1.52 M (11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代阿富汗和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以阿富汗为背景的文学作品亦难逃战争阴云的笼罩。不同于传统战争书写的宏大叙事,胡赛尼在《灿烂千阳》中采取了和战场上士兵不同的平民视角,从普通人日常生活中捕捉战争的幽灵,通过再现战争为个体带来的直接生命体验和对个人生活历程的影响,把战争日常生活化。在对战争的日常生活化书写的基础上,胡赛尼的小说也从个体的角度探讨了对阿富汗传统民族文化的坚守与传承问题,为战乱之后阿富汗的文化重建播下希望的种子。

    • 变局中开新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的未来

      2021(2):63-70. CSTR:

      摘要 (1588) HTML (0) PDF 2.03 M (29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受益于承接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快速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但尚未完成工业化,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则已悄然发生了。与前四次低端产业从工业化国家向欠工业化国家单向、梯次转移不同,未完成工业化的中国却成了第五轮国际产业转移主要转出地,且出现了低端产业向东南亚国家转出、高端产业向欧美发达国家回流的“双转移线路”,形成了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隐忧与冲击。通过分析历次国际产业转移与全球制造业格局变迁的关系,揭示了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出现的新特征和对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并立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发展背景,结合国际发展环境与中国自身发展实际,提出了系统的应对策略。

    • 金融知识对城乡居民创业活动的影响

      2021(2):71-79. CSTR:

      摘要 (1169) HTML (0) PDF 1.62 M (8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从创业决策和创业绩效的角度,实证检验了金融知识对居民创业活动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表明:(1)金融知识水平的提高显著促进了居民参与创业,且这一促进效应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更为明显;(2)金融知识并不能显著改善居民创业绩效,但可以通过改善正规渠道融资偏好和风险态度推动居民参与创业;(3)正规融资渠道偏好和风险态度在金融知识影响创业决策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影响创业绩效的过程中仅风险态度起中介作用。政府应高度重视普及金融知识,缩小城乡居民金融知识水平差距,这有助于增强居民风险意识,激发民众创业活力,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和城乡劳动力市场平稳运行。

    • 企业家精神、产业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

      2021(2):80-93. CSTR:

      摘要 (1193) HTML (0) PDF 1.61 M (7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建立一个内嵌企业家精神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说,利用2003—2017年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家精神、产业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我们发现:企业家创新精神或创业精神在全国总体层面抑或分地区层面上对经济增长起正向促进作用;寻租活动在总体层面或在分地区层面上皆显著抑制了经济增长;中国市场营商环境建设尚不够完善,在总体层面抑制了产业技术创新。本文不仅为中国动态产业技术创新进程中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分析机制,还为市场化程度改善和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等方面提供了新的理论诠释。

    • 网络不当干扰行为的认定标准:学理与裁判的双重视角

      2021(2):94-103. CSTR:

      摘要 (1123) HTML (0) PDF 1.55 M (10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非公益必要不干扰原则”与主观恶意标准是网络不当干扰行为认定的两种思路。从学理与裁判双重角度视之,“非公益必要不干扰原则”在适用中遭遇了法律依据乏力、要件间逻辑关系颠倒、要素外延不当限缩、竞争政策精神背离等困境。司法实践长期未严格将主观恶意标准作为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的必要条件,个案考量亦是基于经营者合法利益的认知,有违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行为法属性及其所保护的法益——公平竞争秩序。因此,在认定中,经营者“明知”应以行为对竞争秩序的损害为主,兼顾行为是否违背商业道德来推断经营者是否具有恶意。

    • “虚拟财产”的概念限缩与刑法保护路径重构

      2021(2):104-119. CSTR:

      摘要 (1152) HTML (0) PDF 1.64 M (10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刑法上的“虚拟财产”概念边界模糊,缺少与其他数据形式的区分,凭空造成罪名适用的混乱,应当予以限缩。“虚拟财产”的价值单边性决定了其不可能是一项对世性的物权,虚拟财产与真实货币价值的对应性决定了其只能作为“财产性利益”来评价。网络账号不属于虚拟财产,而属于用户个人信息。刑法上,侵犯“虚拟财产”的行为本质上不过是“利益型”财产犯罪,定罪难点不在于数额计算,而在于构成要件定型性的调适。应通过“僭权+债权实现可能性转移”的双重标准,明晰“利益盗窃”的行为构造,并据此认定符合“利益盗窃”的侵犯虚拟财产的具体行为方式。进而,以“人格—财产—数据”的三重权利体系的位阶安排为参照,妥善处理保护个人信息、虚拟财产以及数据载体的各罪之间的优位关系和竞合关系,能够改善当前虚拟财产问题中三类犯罪混同适用的局面。

    • 欧盟数据生产者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2021(2):120-127. CSTR:

      摘要 (1116) HTML (0) PDF 1.60 M (11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考察欧盟有关数据生产者权的提案,透析其在数据驱动型经济下的立法应对,为我国数据立法提供新思路。欧盟因区域数据经济发展与全球数据竞争需要,提出创设数据生产者权的构想。通过剖析拟议权利构造,并预测其实施后的潜在影响,可知欧盟尚未完成相关权利体系构建,我国暂无引入的紧迫性。对于我国数据立法留白,可借鉴欧盟数据财产权益保护立法理念予以填补;通过我国司法与政策层面预先吸收欧盟优良经验,以期优化后上升为法律。

    • 知所行止:厘清底线意识与底线思维的意义探讨

      2021(2):128-133. CSTR:

      摘要 (1270) HTML (0) PDF 1.58 M (15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底线意识包含底线认知和底线操守。确立底线意识,目的是要求人们能知其所止,且止于所当止,做讲规矩、守纪律的模范。底线思维则包含对底线可能突破的预测、对底线可能突破的防控预案的制定、对底线突破后的实践应对等内容。坚持和强化底线思维,目的是要求人们能够知其所行,并能行于所当行,做勇于担当、敢于进取的楷模。学习掌握唯物辩证的方法、投身实践提高运用底线思维能力、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是提高干部运用底线思维能力的重要路径。

    • 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增强政治免疫力的实践探索

      2021(2):134-142. CSTR:

      摘要 (1228) HTML (0) PDF 1.61 M (9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政治免疫力是中国共产党抗击政治病菌、维护肌体健康的能力,内在地蕴含了治病能力、查病能力和防病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增强政治免疫力既是克服“四大危险”和整治“四风”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无产阶级政党长期执政的必然要求。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查病为切入点,以治病为重点,以防病为落脚点,通过加强作风建设、突出讲政治以及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三个方面的工作来增强党的政治免疫力。

    • 试论当前我国“地摊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现实路径

      2021(2):143-148. CSTR:

      摘要 (1553) HTML (0) PDF 1.52 M (15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摊经济”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形式,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历程中始终未曾消失,而是不断得到进化。“地摊经济”是化解生产与消费矛盾、推动社会再生产过程得以维持和不断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它在一定范围内的存在是由我国市场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状况决定的。在本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一定程度上激活“地摊经济”又是特殊时期经济治理的现实需要。为了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找准“地摊经济”的发展定位,推动其提质升级,积极转变其历史使命。

    • 否定话语标记“谁说的”的功能表达与意义浮现

      2021(2):149-155. CSTR:

      摘要 (1193) HTML (0) PDF 1.56 M (11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基于互动视角,考察话语标记“谁说的”的话轮位置与会话序列结构,探讨其话语功能及形成动因与机制。考察发现,“谁说的”常用于应答话轮的起始位置,能够在第一时间抢夺话轮,对对方的话语做出否定回应,同时为受话人理解话语提供引导。在具体语境中,受交际双方关系、上一话轮内容等因素影响,“谁说的”的语义表达强度不同,浮现出不同的立场表达功能,主要包括斥责、反驳、否定和嗔怪。从来源看,话语标记“谁说的”出现于清代,来源于“谁说+X+的”结构,在主观性、语言经济原则和语境吸收等因素的推动下逐渐规约化为一个表否定的话语标记。

    • 常德沧山话疑问代词研究

      2021(2):156-162. CSTR:

      摘要 (1199) HTML (0) PDF 1.62 M (9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常德沧山话属西南官话,和普通话、方言比较,沧山话疑问代词的分布、用法都有其特点。沧山话疑问代词保留了较多古汉语成分,“何”系疑问代词分布最多,“么的”是常德方言也是沧山话特色词。沧山话疑问代词和常德市区话疑问代词有明显不同。沧山话疑问代词和湘语、赣语、吴语有不少共性,这与方言的互相影响和历史移民有关。

    • 新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021(2):163-169. CSTR:

      摘要 (2785) HTML (0) PDF 1.74 M (72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有效手段,也是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为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发展现状,南京大学“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研究”课题组在全国71所高校中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新时代大学生对所在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状况总体持肯定态度,但也反映出不少共性问题。当前,应当切实丰富红色文化教育内容,完善教材体系,创新教育方式,充分发掘红色文化在高校铸魂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 新时期理工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1(2):170-177. CSTR:

      摘要 (1259) HTML (0) PDF 1.66 M (17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期学生教育工作的重点,理工类专业由于其特有的专业属性和学科性质成为课程思政实施和突破的难点。从理工类专业课程的特质出发,以理念、师资和课程三个维度进行切入,分别为理工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定向”“夯基”和“固本”,对于探索理工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新路径,丰富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 从荣誉学位到能力本位: 英国都铎王朝时期音乐学位的演进

      2021(2):178-184. CSTR:

      摘要 (1245) HTML (0) PDF 1.56 M (11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都铎王朝时期是英国教育转型和大学变迁的关键节点。在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的双重影响下,英国传统大学音乐学位的建设发生了重要转变。从前期将音乐学位作为表彰杰出音乐家和做出重大贡献音乐人才的最高荣誉,到后期变成注重个人实践能力、制定章程规范音乐学位的颁发,其演变不仅体现了英国大学重视音乐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发展音乐教育的先进理念,亦从侧面反映出英国大学音乐教育演进的趋向。早期英国大学音乐学位的发展为近代大学音乐学位制度的建立、演化和逐步完善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当期目录 Current Issue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