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毛泽东话语空间中的康德面孔

      2022(3):1-12. CSTR:

      摘要 (1214) HTML (0) PDF 1.51 M (10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毛泽东对康德学说的批判和借鉴贯穿于毛泽东哲学思想准备、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青年时期毛泽东融汇康德主体哲学和中国哲学来探寻救国图存的大本大源;延安时期毛泽东通过批判康德辩证法及不可知论来批判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的哲学;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通过对康德自然哲学、政治哲学的审思以及对康德哲学的整体性评价来表述自己的思想观点。可以说,康德哲学是毛泽东通达马克思主义以及进行理论斗争、政治斗争和阐明外交战略思想所借用的重要理论资源。

    •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三个维度的再审视

      2022(3):13-19. CSTR:

      摘要 (1092) HTML (0) PDF 1.38 M (9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为党的生命线和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理论成果,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价值追求、哲学思想等丰富内涵,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思想运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提出了群众路线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伟大实践中以新视角、多维度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在全党、全国人民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重要时间节点,传承好、发展好、运用好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 毛泽东辨识“孔子”的理论及其时代价值

      2022(3):20-27. CSTR:

      摘要 (1122) HTML (0) PDF 1.40 M (7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毛泽东运用唯物辩证原理与历史批判方法,在“用”和“体”的层面推动了关于孔子思想的哲学研究,形成了一系列辨识、批判、重释、改造儒学的重要论断和哲学成果。毛泽东对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做出的历史处置和辩证思考,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结合”在辩证生成、曲折发展中发挥科学理论与文化传统双重效用的内在逻辑,为新时代纵深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结合”提供了重要启示。

    • 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对推进 “两个结合”的启示

      2022(3):28-34. CSTR:

      摘要 (1250) HTML (0) PDF 1.38 M (9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毛泽东1956年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具体论述了艺术要有民族风格与民族形式,强调中国的东西有自己的规律,并通过艺术表现形式和革命表现形式的讨论,在哲学高度上重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一系列关于“中国化”基本原则的重要论断,内蕴普遍原理与民族形式(共性与个性)、中国化与国际化、传统性与现代化等多对哲学辩证关系,对于新时代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及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其一,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实践中的表现形式,各国应有所不同;其二,中西文化要从两个“半瓶醋”“有机结合”为“一瓶醋”;其三,批判性吸收和借鉴西方“织帽子”的方法来织好“中国帽子”。

    • 专名修饰结构的逻辑问题

      2022(3):35-41. CSTR:

      摘要 (1187) HTML (0) PDF 1.45 M (8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英语和汉语语料中专名修饰结构的考察,可为专名的语义本质探索提供新的视角。专名不但能自由出现在主宾语的位置,还能被其他修饰语(如形容词短语、关系小句、介词短语等)所修饰。这一现象表明专名具有二元性:既可以产生个体的语义解读,也可以产生属性的语义解读。专名和属性有关的语义解读源于个体的时空特性:专名既可以指称整个个体,也可以指称个体的时空片段所组成的集合,而后者就是属性义的来源。这两种语义解读之间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和转换关系:对个体进行分解能产生时空片段的语义;反之,对时空片段集合的最大化操作能还原个体。关于专名具有个体与属性的二元特性的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限定描述分析法和严格指示分析法之间的对立与冲突。

    • 沈有鼎意义理论探赜

      2022(3):42-49. CSTR:

      摘要 (1141) HTML (0) PDF 1.71 M (8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意义理论是现代逻辑哲学、语言哲学的核心议题。沈有鼎从佛教唯识学认识论出发,借鉴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对汉语表达式的形式结构以及意义和真值作了具体的论述,形成了系统的意义理论研究体系。在对语言、思想和对象三者关系的讨论中,沈有鼎为其唯名论立场进行辩护。沈有鼎的意义理论不仅在20世纪前期的中国语言哲学发展中具有超前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解决空专名疑难等当代逻辑哲学与语言哲学研究中的前沿问题,以及为中国哲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方面,仍具有重要启迪价值。

    • 新世纪英国战争小说创伤书写的新特点

      2022(3):50-55. CSTR:

      摘要 (1142) HTML (0) PDF 1.37 M (10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战争小说是对战争记忆的追溯和构建的一种文学体裁。英国早期的战争小说叙事受英雄史诗传统叙事的影响,多采取一种自上而下的视角,叙事聚焦在宏大的战争场面、重大的军事行动或英雄人物。而新世纪英国战争小说创伤书写呈现出新特点:主要关注回归士兵重新融入家庭和社会所面临的困境、战争书写中对人性的剖析以及通过描写战争期间的爱情故事来反衬战争的残酷并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 “非物质劳动”批判:奈格里和哈特的 艺术生产思想及其当代美学意义

      2022(3):56-61. CSTR:

      摘要 (1201) HTML (0) PDF 1.38 M (9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非物质劳动是奈格里与哈特共同提出的关键性概念和理论观念。他们将“诸众”、社会关系、抽象与现实、生产与再生产等重要命题置于非物质劳动的理论框架内进行考察,成功地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与后现代艺术语境中激活了非物质劳动的概念,并融入美学与艺术方面的思考,提炼出以救赎与抵抗为核心的艺术生产美学思想。非物质劳动思想在生产问题上提出了新的理论视角,为当代艺术生产理论的拓展与深化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与话语思路。

    • 俄乌冲突、全球产业链重塑与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应对

      2022(3):62-70. CSTR:

      摘要 (2045) HTML (0) PDF 2.02 M (28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俄乌冲突的根源在于俄美之间的大国博弈。俄乌经济体量虽然不大,但俄乌两国的优势产业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俄乌冲突加上俄美角力,可能引发全球供应链危机蝴蝶效应,形成对全球产业链重塑的多重冲击,导致“去中心化”的进程加速、“权力分岔”的影响加深、“经济脱钩”的范围加大,将改变全球产业链的布局方式、布局路径与布局逻辑。因此,要高度重视俄乌冲突波及下全球产业链发展的隐忧,把握大变局中的全球化演变新趋势,发挥“一带一路”在中国与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中的枢纽作用,积极应对动荡时代的全球产业链重塑。

    • 数字技术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 影响机制与效应研究

      2022(3):71-82. CSTR:

      摘要 (1227) HTML (0) PDF 1.44 M (12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数字技术对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微观企业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基于2012—2018年999家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对数字技术作用于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和机制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效率,其中大数据、云计算的作用效果较明显;从中介机制看,数字技术通过影响企业的人才结构、融资结构和产学研合作强度间接提高了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效率。

    • 论被告人的法庭交流权

      2022(3):83-91. CSTR:

      摘要 (1038) HTML (0) PDF 1.40 M (9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被告人的法庭交流权指在法庭开庭审理阶段被告人与其辩护人相互交流的权利。实践中,被告人法庭交流权的缺失影响有效辩护的实现,亦不利于庭审效果。赋予被告人法庭交流权可以促进有效辩护、消减法庭冲突、实现主观程序正义。因此,当被告人出现行为偏差或者意见分歧等情形时,应当许可被告人与辩护人通过及时交流或者休庭交流的方式进行沟通。同时,法庭交流权不得滥用,应当尊重法官诉讼指挥权、注重沟通效率、遵循特定伦理规范。为保障法庭交流权落到实处,可通过合理布局被告人法庭席位、完善休庭规则、畅通法院临时羁押室的会见渠道、建立侵犯法庭交流权的救济机制四个方面来实现。

    • 《民法典》第1 053条的“重大疾病” 界定问题及其类型化消解

      2022(3):92-102. CSTR:

      摘要 (1142) HTML (0) PDF 1.56 M (8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民法典》第1 053条的“重大疾病”,再现《婚姻法》法定疾病禁婚条款中关于“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界定疑问。究其根本,立法者追求规制事物张力导致概念过度弹性化、法学与医学在概念定义上不一致,是造成司法实践再现“疾病”界定疑问的原因。然而,囿于概念教义化,学界对“重大疾病”如何界定莫衷一是。因此,有必要整理相关的法教义知识、明确概念的目的及规范立场、通过研判司法实践案例将其类型化,比如将行为能力欠缺型疾病、性功能障碍型疾病、生育障碍型疾病、传染性型疾病、遗传性型疾病等归属于《民法典》第1 053条的“重大疾病”,而基于“团体主义”与体系化的要求,纯粹经济耗费型疾病不应当界定为《民法典》第1 053条的“重大疾病”。

    • 中华法系视野下的古代工程建筑法典研究

      2022(3):103-109. CSTR:

      摘要 (1103) HTML (0) PDF 1.45 M (10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古代法典体系丰富多元,不仅有律典,也涉及其他领域。工程建筑法典是中华法系法典的重要方面。在此之中,《营造法式》《营缮令》与《擅兴律》互动关系明显,三者构成宋代工程建筑法律体系。《营造法式》作为工程建筑法典代表,在统一建筑样式、管控人工物料及维护礼法制度等方面具有规范功能。在中华法系视野下研究古代工程建筑法典,揭示其法属性,探究其法体系,发掘其法功能,总结其法典化启示,不仅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之法典维度的理论价值,还有明确当代工程建筑法范畴体系的借鉴价值,更有助力新时代工程管理法治化的实践意义。

    • 金融素养对小微企业创业绩效的 影响机制研究

      2022(3):110-121. CSTR:

      摘要 (1129) HTML (0) PDF 1.44 M (10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中国小微企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素养对小微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素养对小微企业创业绩效具有显著提升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素养可以通过改善小微企业主风险偏好提高创业绩效;此外,在金融市场化水平更低的地区,金融素养对于创业绩效的作用更显著。建议小微企业主加强金融知识学习、增强自身金融素养,相关部门和机构加大经济金融类培训和金融知识普及力度,加快金融市场化改革步伐。

    • 互联网技术是否提升了“放管服”效率: 基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实证检验

      2022(3):122-132. CSTR:

      摘要 (1152) HTML (0) PDF 1.71 M (7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制度性交易成本视角研究互联网技术能否提升“放管服”效率。构建纳入互联网技术、制度性交易成本、“放管服”效率的理论模型,阐述互联网技术提升“放管服”效率的内在机理,借助主成分分析法测度“放管服”效率,并运用2008—2018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基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技术可以提升“放管服”效率,互联网技术水平在“放管服”改革中的不断发展应用促进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互联网技术对“放管服”效率的提升作用表现为制度性交易成本的中介效应,互联网技术通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放管服”效率。

    • 新时代农村妇女典范人物事业发展的 经验启示

      2022(3):133-141. CSTR:

      摘要 (1237) HTML (0) PDF 1.40 M (9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时代,农村妇女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事业有成的典范人物,其主要类型有:生产经营型、政治引领型、文化传承型、社会建设型和生态治理型。她们的典范事迹丰富多彩,体现出爱国爱党、心系农村,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艰苦奋斗、勤劳俭朴,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等精神特质。她们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启示人们:农村妇女事业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强化妇女综合素质、立足农村社会现实、彰显妇女独特作用。

    • 智慧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

      2022(3):142-151. CSTR:

      摘要 (1073) HTML (0) PDF 2.71 M (12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在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及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方面具有划时代意义。智慧农业保险作为农业保险创新的重要方向,通过“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智慧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内容——智慧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专项监管——智慧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优化反馈”的作用机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针对智慧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中产生的问题,需通过构建多主体协同机制、完善智慧农业保险产业链、创新数据共享模式和培育复合型人才等路径实现。

    • 清末民初县政改革与基层治理体制的转型

      2022(3):152-160. CSTR:

      摘要 (1393) HTML (0) PDF 1.46 M (10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清末民初湖南县政改革是一个连续的整体。清末的县政治理模式、镇乡行政设置和固有团体改良等制度和设施,为民初县政建设所继承与利用。民初县政建设重在行政组织建设上,发展到议行并立的县政治理格局,体现出近代中国县政民主化改革的最佳态势。建立起“县—镇乡”基层行政体制,使国家行政力量深入基层;改变清代地方行政的“简约治理”传统,建立现代官僚行政组织和机制;在地方公共权力组织与行政官厅之间建立起权力配置、监督制衡机制,构成了此后30多年近代中国县政改革与建设的基本内容。

    • 古田会议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的 逻辑生成

      2022(3):161-168. CSTR:

      摘要 (1158) HTML (0) PDF 1.38 M (7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古田会议及其决议案提出,军队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必须全心全意为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而奋斗。决议案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克服军队中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现实需要,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政治领导和军队建设关系的迫切要求,是创新军队政治建设的成功探索。古田会议及其决议案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生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重要一环,对增强红军和革命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依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 “县管校聘”政策的实施困境与破解策略

      2022(3):169-176. CSTR:

      摘要 (1057) HTML (0) PDF 1.40 M (10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方面采取了城乡教师交流、城乡对口帮扶等相关政策与措施,“县管校聘”是新时代进一步破解区域优质教育均衡难题的重要探索。“县管校聘”政策实施以来,各省市积累了丰富经验,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政策协调难度大、政策实施过程异化;学校执行走样、政策效果弱化;教师配合度不高、政策影响下降等。其原因主要有政府统筹不到位、学校权责不对等以及教师保障不充分等。推动“县管校聘”政策实施到位,要解决好公益与功利、放权与监管以及集体与个人三种核心关系,并通过强化政府统筹破解教师管理碎片化问题,通过科学设计强化政策实施协同性,通过强化监管以消除教师对评价的顾虑,通过系列配套措施与补偿手段增强政策执行动力,通过梯度推进降低改革难度,全方位提升“县管校聘”的实施水平。

    • 新时代高校深化劳动教育的 “三新”发展路径论析

      2022(3):177-184. CSTR:

      摘要 (1100) HTML (0) PDF 1.39 M (9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校作为培育时代新人的摇篮,必须充分重视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新时代高校深化劳动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客观需要、推动青年学子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高校深化劳动教育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构成了有机统一、紧密相连的“三维”逻辑体系。基于此,精准探究构筑“新生态”、打造“新体系”、凝聚“新合力”的新时代高校深化劳动教育发展的路径举措,既有利于积极鼓励、正确引导大学生尊重劳动、勤于劳动,牢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又有利于深化高校劳动教育改革,开创高校劳动教育新局面,推动高校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当期目录 Current Issue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