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从休闲到修德——“双减”背景下的

      2022(4)-184.

      摘要 (920) HTML (0) PDF 1.47 M (6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双减”政策目前已实现了全国各中小学全覆盖,成效显著,学生较之“双减”前,拥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闲暇本身就具有伦理属性,闲暇教育有着深刻的德育价值。“双减”政策的出台,为闲暇道德教育提供了可能。实施闲暇道德教育,既要解决自律问题,也要解决他律问题。“双减”背景下,实施闲暇道德教育,一要摒弃功利目标,提升道德品性;二要强调社会交往,建构社会伦理共识;三要走向闲暇生活,改进道德教育方式。

    • 毛泽东社会主要矛盾范畴的提出和确立

      2022(4):9-18.

      摘要 (900) HTML (0) PDF 1.42 M (7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毛泽东提出和确立社会主要矛盾范畴既有国内外重要思想渊源,又有坚实的革命实践基础。毛泽东在经历了矛盾不均衡发展思想倾向阶段、矛盾不均衡发展思想形成阶段后,正式提出和确立了社会主要矛盾范畴。这一范畴的提出和确立是对古今中外矛盾不均衡发展思想的创造性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矛盾思想的继承和丰富,对于把握社会基本矛盾的演变、深化对基本国情的认识、明确和完成党的中心任务意义重大。

    •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索、贡献及其启示

      2022(4):01-08.

      摘要 (941) HTML (0) PDF 1.46 M (4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进行了总体设计和实践探索,在所有制、经济体制、分配制度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经济思想和观点,为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经验和教训。毛泽东提出经济制度的首要问题是发展生产力,提出要重视经济制度的价值功能,走独立自主的经济制度探索道路,这是对经济制度理论具有开创性贡献的思想观点。毛泽东对经济制度的探索和思考告诉我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本优势,以人民为中心是基本经济制度的价值基础,正确判断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前提。

    •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传承发展及其时代价值

      2022(4):19-26.

      摘要 (937) HTML (0) PDF 1.39 M (3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共同富裕一直是人类不懈的目标追求,共同富裕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共同富裕的过程中,立足中国实际,融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共同富裕智慧,传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中的人民主体、生产力基础和社会制度等内容,开创了中国式共同富裕之路,对新时代中国的共同富裕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 毛泽东处理中印边界问题决策的历史启示

      2022(4):27-34.

      摘要 (885) HTML (0) PDF 1.41 M (5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印边界问题是英帝国主义及其殖民后的印度侵略中国的产物。在处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的过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其中所体现出来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我国在当今复杂国际环境下妥善处理并最终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第一,要从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和中印友好关系的大局出发处理中印边界问题;第二,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守国家领土、主权、安全不容侵犯的底线;第三,中印边界问题只能通过谈判协商求得公平合理的解决;第四,要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处理中印边界问题。

    • 知道者悖论的新型解决方案探析

      2022(4):35-42.

      摘要 (922) HTML (0) PDF 1.43 M (3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知道者悖论是关于日常知识概念的严格意义的逻辑悖论。新近出现的两种解悖方案以知道者悖论在可证性逻辑与证明逻辑系统中的重构为基础而得出。这两种新型逻辑系统是独立于解悖而被建构的,因此,从RZH解悖标准来看,对应的两种新方案较好地满足了非特设性要求。艾格基于可证性逻辑提出的解悖方案拒斥知识的真实性原则,这意味着放弃柏拉图经典知识定义。所以,从RZH解悖标准来看,这种方案没有较好地满足充分宽广性要求。迪恩和科克瓦基于证明逻辑提出的解悖方案拒斥统一芭坎公式,而该公式对应的认知规则正是安德森提出的方案所要拒斥的,因此可以构成对后者的一种支持。

    • 模态信念如何得到辩护?

      2022(4):43-47.

      摘要 (886) HTML (0) PDF 1.39 M (3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模态命题作为相信的对象构成模态信念。模态信念在什么意义上是合理的?这是模态信念的辩护问题。若可能性模态命题作为信念对象能够得到辩护,那么,其他模态命题因能够通过可能性命题得到定义也能够得到辩护。但以往诉诸可设想性的策略难以成为模态信念辩护的可行策略。对可能性命题辩护的一个恰当策略应当是:构造一个可能世界,在这个可能世界中有一个因果链,待辩护的命题对应的事件作为因果链的结果,而它的发生是由于因果链上的原因端的某个或某些可能事件。一个成功的辩护便是对这个因果链的辩护以及对因果链上的原因端的辩护。

    • 论弗兰岑《自由》中都市文化空间的审美救赎

      2022(4):48-53.

      摘要 (1002) HTML (0) PDF 1.39 M (4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乔纳森·弗兰岑以敏锐的目光审视美国都市社会的大众文化形态及其对严肃艺术生存境遇的影响。他将深陷大众文化重重包围的严肃艺术创作视为痛苦经历,可与孤独和不适相提并论。其小说《自由》正是通过书写人物理查德在严肃音乐创作过程中遭受的冷遇和挫折,阐明严肃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文化工业产品泛滥的焦虑,以及对被大众文化消解的现代人审美感受力进行审美救赎的希冀。

    • “水土适应”的双重内涵:论《剑桥》中的奴隶制历史

      2022(4):54-60.

      摘要 (879) HTML (0) PDF 1.41 M (3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土适应”关乎在热带的生存与移居,标志着殖民主义的根本面向。卡里尔·菲利普斯的《剑桥》挖掘了“水土适应”母题的双重内涵,即殖民病学和丧失性流散,从后殖民逆写走向当代历史书写。小说首先将“水土适应”再现为殖民病学,揭示腐败理论、神经理论的两大范式是英国废奴辩论的病学基础,并构建反殖民实践从而逆写殖民话语。它更以僵尸叙事重构“水土适应”为丧失性流散,复现黑人族群的丧失,表达跨大西洋忧郁史观。尽管《剑桥》彰显“新奴隶叙事”的当代视野,却将奴隶制历史作为结构性创伤,暴露强化帝国叙事的政治局限。它也成为评估当代奴隶制书写政治意义的重要参照。

    • 住房土地使用权续期收费与房价:基于实验经济学的分析

      2022(4):61-71.

      摘要 (957) HTML (0) PDF 2.22 M (3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研究住房土地使用权续期收费对房价的影响。基于14局有效实验,主要判断如下:第一,资产价格泡沫稳健出现;第二,多数情形下资产价格在续期收费节点附近转而下降且下降的原因是续期收费,而非缓慢累积的折旧所导致的基本面价值(简写为FV)下降。在此基础上,估算了续期收费对房价的定量影响——若按资产的10%当期基本面价值收费,房价增速下降约一个百分点。房价的这一温和反应可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政府应合理平衡续期收费和房价,加快土地财政的结构性调整,在高房价现实下的政策制定中应注意稳定居民对土地房屋财产长久受保护的预期。

    • 贫困脆弱性视角下产业扶贫对农户相对贫困的影响

      2022(4):72-80.

      摘要 (882) HTML (0) PDF 1.47 M (3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产业扶贫作为我国扶贫工作中一项重大政策,客观评价其对农村家庭未来相对贫困的影响效果,对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以自我发展能力、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资本三个维度构建风险响应能力,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和Bootstrap中介变量模型法对参与产业扶贫是否抑制农户相对贫困及其作用机理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户通过参与产业扶贫可以显著降低农户相对贫困的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和自我发展能力在产业扶贫降低相对贫困程度影响中发挥了显著中介效应,而社会资本并未在其中发挥显著中介效应。

    • 数字政务文化的内涵、功能与构建

      2022(4):81-89.

      摘要 (880) HTML (0) PDF 1.45 M (3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数字政务文化是数字政务整体建设版图中的关键一块,补齐数字政务文化短板将为数字政务接续发展注入核心动力。数字政务文化属于行政文化的一部分,是行政文化的新分支,具有影响的持续性、作用的隐蔽性、对象的多元性等特征。数字政务文化在数字政务活动中发挥着价值导向、观念变革、行为规范等功能。要从物质根基、思想引领、理念支撑、环境生态、制度保障等方面推进数字政务文化构建。

    • 对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研究现状的分析与展望

      2022(4):90-97.

      摘要 (954) HTML (0) PDF 1.74 M (3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指南。习近平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论述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发展的路径、科技政策的落实。CSSCI数据库显示,国内学界围绕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内涵意义与落实机制,科技创新的体制与人才保障,科技创新的应用等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未来学界应进一步加强对习近平重要论述的原创性阐发与系统性研究,并建立跨学科研究体系。

    • 关照时代命题的行政法学

      2022(4):98-109.

      摘要 (855) HTML (0) PDF 1.50 M (4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21年,行政法学界围绕行政法基础理论、行政法法典化、应急法治、行政复议、行政处罚、数字法治政府、个人信息保护、部门行政法等领域产生了一批优秀成果,既促进了理论创新,也为法治政府建设贡献了学术智慧。行政法学研究呈现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控权理念和保障权益、坚持立足国情与域外借鉴相结合、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等四方面的特征。未来行政法学界应当持续推动中国行政法学的体系化建设,加强和优化行政法基础理论、行政法法典化、行政组织法和涉外行政法、数字法治政府等相关行政法问题研究。

    • 论卢梭与柏克的代表制之争

      2022(4):110-117.

      摘要 (892) HTML (0) PDF 1.41 M (4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卢梭与柏克围绕代表制与民主之间的关系问题发生过一场“指令与独立之争”。卢梭的政治参与强调全体公民的定期集会和沉默的投票,以便维护主权权威,由此他拒斥代表制;柏克则主张代表是主权性权力的归属,进而将政治参与理解为公民的政治性而非物理性的在场。在柏克的方案中,指令型代理人负责广泛地收集民意,独立型托管人通过理性协商,保障国家利益的统一。重新审视柏克和卢梭的代表制之争,有助于反思当代西方民主的困境所在。

    • 从“中国学派”到“中国电影学派”:中国电影学派的体系建构

      2022(4):118-127.

      摘要 (859) HTML (0) PDF 1.48 M (4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电影学派”的研究热潮基于建构国家电影品牌的战略设想,它曾受到文艺研究“中国学派”的启发,“中国动画学派”和“中国电影理论批评学派”则从创作实践和理论建构两个层面推动了其建构进程。学界目前主要从三个层面建构“中国电影学派”:概念内涵界定(核心);理论体系建构(关键);创作体系、学术共同体和教育体系的建构(基础与保障)。未来,学界还需开拓新思路,在学术史视域下拓宽“中国电影学派”的研究路径与范畴。

    • 论明清家族型历史小说的转型轨迹与基本特质

      2022(4):128-135.

      摘要 (844) HTML (0) PDF 1.41 M (4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相较于其他历史演义小说,明清家族型历史小说的演进表现出别具一格的转型轨迹与基本特质:题材选择上,呈现出以家勾史、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鲜明特征;价值取向上,既歌颂了忠勇传家、英勇抗敌的将门家族,也反映了抱负与现实矛盾无可消解的个体(家族)命运;人物塑造上,着重刻画了孝义与忠勇观念并重的将门主帅、徘徊于正邪之间的异姓家将和从男性附庸走向战场主角的女将群体;叙事策略上,以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的叙事手法为主体,有机糅合了神魔小说和人情小说的各种叙事因子。

    • 论《红楼梦》对李伯元小说创作的影响

      2022(4):136-142.

      摘要 (971) HTML (0) PDF 1.40 M (5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晚清小说家李伯元对《红楼梦》关于封建等级制度罪恶的描写十分熟悉。出于揭露隶卒罪行的需要,他的小说模仿《红楼梦》官场故事,运用对比、悬念、陡转、反讽等方式设置情节;借鉴《红楼梦》以底层姐妹作为反衬人物的方法,突出女性贱民惨遭官吏压迫的悲剧命运;沿用《红楼梦》贾府等级色彩鲜明的环境描写方式,体现官府的显赫地位及其带来的心理压抑。李伯元在借鉴《红楼梦》封建等级制度罪恶描写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拓展,适应了晚清政治改革的启蒙需要,获得了良好的创作效果。

    • 萌化新闻的演进路径、适用性与遵循问题

      2022(4):143-150.

      摘要 (879) HTML (0) PDF 1.41 M (4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闻萌化是一种新闻呈现方式,也是一种新闻表达样式。在新闻传播史上,新闻萌化现象一直存在。从传播媒介的技术特性来看,新闻萌化有三个发展阶段:印刷传媒时代的孕育阶段、广电时期的生成阶段和数字化时期的成熟阶段。根据萌化的路径,萌化新闻可以分为媒介式和内容式两大类。在我国,萌化新闻契合了视觉化传播的时代特征和群众路线的实践特征,有其适用性,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新闻题材。萌化新闻的传播实践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发展方向;而语言表达规范化、平易质朴的叙事法则和坚守人文关怀底线,是萌化新闻的三条具体遵循。

    • 中国当代文学域外传播的新路径

      2022(4):151-157.

      摘要 (821) HTML (0) PDF 1.45 M (3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纸托邦”(Paper Republic)是中国当代文学域外传播的重要网站和新路径。“纸托邦”自网站创建以来自觉以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为己任,这与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相关,还得益于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海外影响力的日益提升。“纸托邦”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特点主要有四,即:偏重译介现实题材作品;选译作品每季以一个标题集中推出但内容多样;作品的民族特色鲜明;译者队伍水平高。“纸托邦”为中国当代文学译介提供了三点启示:要充分发挥译入国熟悉当代中国文学的译者的作用;要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作用;要注意搭建立体化平台。

    • “双减”政策下学校课后服务的价值重构

      2022(4):158-164.

      摘要 (886) HTML (0) PDF 1.39 M (5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双减”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重大决策,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布局。而校外培训机构的无序扩张引发了教育系统内在的失序进而破坏了教育生态系统,产生了诸多教育问题。因此,厘清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职能边界,规范校外培训的办学行为,重构课后服务的基本价值,进而恢复协调学校教育生态子系统,成为“双减”背景下基础教育治理的关键环节,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

    • 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困境与破局策略

      2022(4):174-184.

      摘要 (796) HTML (0) PDF 1.42 M (5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创新是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生性命题,是提升其育人实效的关键环节。当前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面临着话语主体局限、话语内容失真、话语方式失当、话语载体束缚、话语场域狭隘等困境,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主要包括话语主体传统思维方式的逻辑必然、话语对象的特殊性与接受机制的复杂性、理论创新相对滞后的束缚、育人模式理念与实践的错位、社会发展的时代性挑战等。针对当前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存在的问题,应着力从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方式、话语载体、话语场域五个层面有效推进路径创新。

当期目录 Current Issue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